聯系電話:
13810615661
摘要:以質構、pH值、硫代巴比妥酸(TBA)值、揮發(fā)性鹽基氮(TVB-N)值及菌落總數為評價指標,同時采用低場核磁共振(LF-NMR)及電子鼻技術對魚片貯藏期間的水分和揮發(fā)性成分變化進行檢測,研究復合保鮮劑(殼聚糖、茶多酚及檸檬汁)對虹鱒魚片貯藏期間品質的影響。結果表明,復合保鮮劑組能較好地維持魚片質構特性,同時可延緩魚片TBA值、TVB-N值及菌落總數的增加。低場核磁測得兩組魚片貯藏期間T21幅值逐漸降低,在貯藏后期(1214d),保鮮劑組魚片自由水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(P<0.05),且兩組魚片自由水比例與初期比較均增加。電子鼻PCA分析及LDA分析均可較好地區(qū)分貯藏期間魚片的品質變化,LA分析發(fā)現引起魚片新鮮度變化的主要成分為氮氧化合物、無機硫化物、芳香成分物質和乙醇等,而PCA分析結果表明對照組魚片第6天開始發(fā)生腐敗變質,保鮮劑組魚片第10天開始趨于腐敗。綜上表明,低場核磁及電子鼻檢測結果與理化指標結果具有一致性。
關鍵詞:低場核磁共振,電子鼻,復合保鮮劑,虹鱒,品質變化